
生物力學分析軟件已成為現代康復工程的核心工具,通過精確模擬人體肌肉骨骼系統的生物力學特性,為康復策略制定和機器人設計提供了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
生物力學分析軟件在康復機器人研發領域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類軟件通過構建高精度的人體肌肉骨骼模型,模擬和分析運動過程中的生物力學參數,為康復策略的優化提供了科學依據。近年來,BOB(Biomechanics of Bodies)和AnyBody等仿真軟件已經成為康復工程領域的強大工具,幫助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設計更有效的干預措施。
01 生物力學軟件成為康復領域關鍵技術
現代康復醫學逐漸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生物力學分析軟件在這一轉變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精確模擬人體肌肉骨骼系統的生物力學特性,這些軟件能夠為康復策略制定和康復機器人設計提供量化依據。BOB和AnyBody等軟件可以導入運動捕捉系統(如Vicon、Xsens)采集的數據,計算關節力矩、肌肉力量、接觸力等關鍵參數,從而評估功能障礙并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
 
 
02 BOB軟件:多功能集成與教學研究應用
BOB生物力學分析軟件是一款來自英國的肌肉骨骼仿真建模軟件,BOB軟件提供Core、EMG、Ergo、Super(Core/Ergo/EMG) 和TEACHING版本。這款軟件支持多種數據格式導入,包括C3D文件、CALC文件、HPF文件、MVNX文件和BVH文件等,使其能夠與主流運動捕捉設備無縫協作。BOB的分析功能廣泛,可以處理點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段方向、解剖軌跡、質心位置、身體能量/功率、速度矢量、關節角度、關節運動范圍、關節扭矩、地面反作用力等多種數據。其多對象分析能力和批處理功能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特別適合大量運動數據的仿真建模需求。
03 AnyBody建模系統:人機融合與優化設計
AnyBody建模系統是另一款廣泛應用于康復機器人設計領域的生物力學仿真軟件。該系統通過建立完整的人-機肌骨系統模型,通過仿真結果定量分析助行器與人體的交互力和肌肉變化情況。天津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AnyBody軟件進行了下肢助行器的人機融合與優化設計。他們發現穿戴下肢助行器后直道行走步態基本正常,但是關節力和肌肉力、肌肉長度變化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延遲現象,還有個別肌肉力出現突增現象。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提出利用表面肌電信號(sEMG)反饋來預判人體肢體動作,從而減小助行器延遲,提高人機協調性。研究表明,sEMG與肌肉力有極大的相關性,作為控制輸入信號進行人體下肢運動意圖的識別是可行的。
04 軟件在康復機器人研發中的融合應用
在康復機器人研發領域,生物力學軟件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大連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款肩關節康復訓練機器人,并在AnyBody軟件中對人體模型-機器人手臂模型進行了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當肩關節康復訓練機器人帶動人體手臂做前屈和外展運動時,相關運動肌肉的強度在允許的范圍內,肌肉的激活程度可以達到對人體肩關節康復訓練的目的。類似地,百度學術上一篇關于《基于OpenSim的人體下肢與康復機器人耦合仿真》的研究論文,系統研究了虛擬仿真系統中的高精度人體建模、人體下肢肌骨模型正逆動力學求解問題。研究人員利用OpenSim軟件建立高精度的人體下肢肌骨模型,基于SimTrack進行典型人體雙足步行過程的逆向動力學仿真分析,獲得各肌肉力數據。他們還在Matlab中進行代碼的編寫并運行,實現了人體下肢與康復機器人的耦合仿真,驗證了下肢康復機器人機構設計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05 應用案例:踝關節康復機器人設計
踝關節康復機器人的設計也受益于生物力學分析軟件。一項發表在《醫用生物力學》2023年第2期的研究,設計了一種2-PSU/RR并聯踝關節康復機器人,并對人體肌肉進行生物力學特性分析。研究人員采用數值離散搜索法獲得機器人的實際工作空間,探究結構參數變化對機器人動平臺高度的影響。通過AnyBody軟件得到肌肉力、肌肉活動度等人體生物力學響應,研究動平臺高度變化對肌肉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適當增大定長桿的初始傾角和減小長度,使得踝關節康復機器人具有較低的整體高度。當動平臺高度依次遞減10mm時,人體參與運動的肌肉力和肌肉活動度都有一定幅度下降。
 
 
06 技術前景與未來發展方向
生物力學分析軟件在康復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斷完善,這些軟件的仿真精度和計算效率將進一步提高。2025年5月發表在《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的一項研究,開發了一種結合骨骼肌模型和卡魯什-庫恩-塔克條件(KKT conditions)的創新算法。該研究通過下肢四自由度機器人驗證,成功生成股四頭肌(vasti)激活軌跡,證實了該方法在醫學康復和運動訓練中的雙重應用價值。這項技術突破性地提出通過骨骼肌模型計算肢體末端等效外力的新范式,當受試者需要特定肌肉(如股四頭肌)產生目標收縮力時,研究人員運用卡魯什-庫恩-塔克條件,精確推算出足部所需施加的力學向量。
隨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生物力學軟件正從實驗室走向臨床和家庭環境。開放式架構和模塊化設計讓BOB和AnyBody等平臺能夠兼容多種可穿戴傳感器,為遠程康復和個性化干預提供實時數據支持。未來,這類軟件不僅能夠優化康復機器人設計,還能為每位患者定制數字化康復方案。它們將記錄每次訓練的數據,動態調整訓練參數,實現康復效果最大化。這一切,都預示著康復醫學正邁向精準化、個性化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